最高法院案例
行政机关不得以委托协议的约定,来规避法定职责
裁判要旨:
与民事主体之间委托代理的一般规则不同,行政主体虽然可以通过委托方式,来组织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但其法定职责,不能通过委托方式假手他人并推卸责任。根据当时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政府具有组织实施案涉征地拆迁工作的职责,就意味着其虽然可以委托相关主体具体落实拆迁工作,但也同时要尽到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并承担受托主体实施相关行为的法律后果。正因如此,在行政相对人就相关民事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受理案件的法院均以不属于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原告的起诉不属于民事诉讼审理范围为由将案件裁定驳回。因此,行政机关以委托协议的约定,规避法定职责和相应法律后果的主张不能成立。行政机关如认为相关民事主体超出委托范围实施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不应由国家最终承担,可在其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后,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向其追偿。
裁判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行 政 裁 定 书
(2020)最高法行再203号
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刘长江,男,1965年1月5日出生,汉族,住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
委托诉讼代理人吴涛,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郭子僮,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政府,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康宁街**。
法定代表人陶俊强,该区人民政府区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房学明,廊坊市广阳区临空经济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委托诉讼代理人安建芳,河北天枢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廊坊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广阳道**。
法定代表人赵革,该市人民政府市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解其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委托诉讼代理人谷登平,河北正澄律师事务所律师。
再审申请人刘长江因诉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广阳区政府)、廊坊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廊坊市政府)强制拆除房屋一案,不服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冀行终1号行政裁定,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9年11月28日作出(2018)最高法行申6094号行政裁定,提审本案,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现已审理终结。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查明:在廊坊市广阳区北京新机场建设项目建设中,需要对北京新机场红线区内团城、毕各庄村村址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构建物实施统一拆除。2015年8月16日,廊坊市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工程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以下简称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和廊坊市万丰拆除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丰公司)签订《工程拆除协议书》,由万丰公司负责团城、毕各庄村村址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构建物的拆除。2015年9月中旬,万丰公司误将位于团城刘长江名下的房屋当作已经签订了拆迁协议的房屋进行了拆除。该事实由2015年9月9日万丰公司给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的《拆迁施工沟通函回复》予以证实。刘长江提起本案诉讼,请求确认广阳区政府、廊坊市政府强制拆除其房屋的行为违法。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裁定认为:万丰公司误将刘长江名下的房屋当作已经签订了拆迁协议的房屋进行了拆除,刘长江起诉广阳区政府、廊坊市政府认为其强制拆除房屋,请求确认二被告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驳回刘长江的起诉。刘长江不服,提起上诉。
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认为: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作为甲方,委托乙方万丰公司对北京新机场红线区内团城、毕各庄村村址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构建物实施统一拆除,根据双方签订的《工程拆除协议书》约定,乙方应在拆迁户签约腾空后,三日内组织人员施工。万丰公司给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的《拆迁施工沟通函回复》证实,万丰公司误将团城刘长江名下的房屋当作已经签订了拆迁协议的房屋进行了拆除。刘长江提供的证据不能证实广阳区政府和廊坊市政府对其房屋实施了强拆行为,故其起诉确认广阳区政府和廊坊市政府强拆行为违法缺乏事实根据。一审法院裁定驳回刘长江的起诉并无不当,应予维持。刘长江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对于万丰公司的误拆行为,刘长江可以依法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其他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刘长江向本院申请再审称: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征地拆迁只能由市、县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同时授权主管部门可以委托第三方组织具体实施相关工作,并对第三方组织的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故被申请人作为此次征地拆迁的组织者,委托拆除方,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审法院认定“误拆”违背事实真相。2.再审申请人收到终审裁定后,曾按照终审裁定要求就“误拆”事宜提起民事诉讼,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以“原告刘长江所诉系因征地拆迁过程中拆迁部门及其委托的拆迁公司给其造成损失的争议,不属于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即原告的起诉不属于民事诉讼审理范围”为由裁定驳回起诉,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予以维持。故涉案终审裁定前后矛盾,适用法律存在严重问题。综上,原审裁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请求撤销二审裁定,依法再审,支持再审申请人在原审中提出的诉讼请求。
广阳区政府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称:1.广阳区政府没有作出强制拆除涉案房屋的行为,也未曾参与、组织、实施拆除涉案房屋的活动。2.涉案房屋系万丰公司误认为已签订补偿协议的房屋进行了拆除,广阳区政府不是涉案房屋的拆除主体,不是本案适格被告。3.再审申请人的起诉已超过六个月的起诉期限,应予驳回起诉。
廊坊市政府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称:1.关于廊坊片区北京新机场建设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广阳区政府是实施主体。廊坊市政府没有组织或实施过对包括再审申请人在内的被拆迁人的任何房屋的拆除行为。2.万丰公司与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签订有《工程拆除协议书》,协议约定万丰公司负责对团城址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并严格按投标文件中所提交的施工拆除方案执行。但万丰公司违约施工、违法拆除,应当对其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第五款规定,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组建并赋予行政管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本案中,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作为甲方,与乙方万丰公司签订《工程拆除协议书》,委托乙方对北京新机场红线区内团城、毕各庄村村址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构建物实施统一拆除。而根据《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北京新机场及临空经济区工程专项建设指挥部的通知》(〔2015〕7号),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系廊坊市政府组建,故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委托万丰公司实施拆除行为的法律后果,应当由廊坊市政府承担。
廊坊市政府主张,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作为甲方与乙方万丰公司在《工程拆除协议书》中约定,乙方应在拆迁户签约腾空后,三日内组织人员施工。万丰公司向征地拆迁专项指挥部出具的《拆迁施工沟通函回复》也载明,其作业人员系因误认为刘长江名下的房屋已经签订协议从而进行了拆除。因此,本案应由万丰公司承担违约施工、违法拆除的相关责任,而不应由其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对此,本院认为,与民事主体之间委托代理的一般规则不同,行政主体虽然可以通过委托方式,来组织实施具体的行政行为,但其法定职责,不能通过委托方式假手他人并推卸责任。根据当时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本案中,廊坊市政府具有组织实施案涉征地拆迁工作的职责,就意味着其虽然可以委托相关主体具体落实拆迁工作,但也同时要尽到监督和管理的责任,并承担受托主体实施相关行为的法律后果。正因如此,在刘长江就相关民事主体提起的民事诉讼中,受理案件的法院均以不属于民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原告的起诉不属于民事诉讼审理范围为由将案件裁定驳回。因此,廊坊市政府以委托协议的约定,规避法定职责和相应法律后果的主张不能成立。廊坊市政府如认为万丰公司超出委托范围实施的行为给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不应由国家最终承担,可在其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后,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向万丰公司追偿。
综上,原审法院以刘长江起诉广阳区政府、廊坊市政府强拆行为违法缺乏事实根据为由,裁定驳回起诉,属适用法律错误。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二十三条第三项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7)冀行终1号行政裁定和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2016)冀10行初39号行政裁定;
二、指令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本案进行审理。
审判长 李智明
审判员 阎 巍
审判员 仝 蕾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法官助理 骆芳菲
书记员 余艺苑
杨应军律师(13911859296同微信号):执业十八年,出版四部专著,专注企业行政案件。
代理的诉各级政府行政案件取得诸多胜诉,另有两宗国务院最终裁决案(一宗撤销某直辖市政府行政复议决定书、另一宗确认某直辖市政府行政行为违法)。
代理全国各类企业行政案件(招商引资、土地、房屋征收等):
一、《房屋征收补偿实战策略》(法律出版社,2020年7月版)
二、《最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全流程》(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三、《民告官必备法律知识139问》(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四、《拆迁与征地维权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另撰有《企业拆迁研究案例系列》(15篇)、《行政诉讼研究案例系列》(10篇)、《从副省长出庭看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等数十篇文章。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